意大利经济缓慢复苏,新政府经济出现不稳定性
意大利经济过去十年的表现
意大利在金融危机后的十年,经历了其二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从2008年到2014年,意大利GDP缩水9%,即金融危机前10年的经济增长成果损失殆尽,可见此次金融危机给意大利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15年开始,意大利开始实现经济复苏,但其复苏相对滞后,而且意大利经济增长率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
在公债问题方面,2017年末,意大利公债累计额为2.26万亿欧元,与GDP比值仍高达131.5%。由于意大利结构性改革并不彻底,压缩公共财政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两难困境,加之其经济增长疲软,导致意大利公债问题长期难以根治。意大利银行业主要问题体现在不良贷款方面,由于意大利经济衰退时间过长,导致中小企业破产数量增多,银行坏账率极高,从2007年的0.8%增长至2015年18%。2016年意大利银行业不良贷款高达3600亿欧元,占欧元区整体不良贷款的1/3以上,险些爆发银行业危机。
意大利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冲击
金融危机前,意大利的失业率曾低于德国,但2008至2014年,意大利失业率一路攀升,从6.9%升至13.4%,创自70年代有失业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近两年,虽然经济有所复苏,但由于恢复势头较弱,并未给就业问题带来明显改善。更为严重的问题体现在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在2014年曾高达43.9%,2018年大选时仍处于31.5%的高水平。种种社会冲击迹象表明,意大利经济社会不平等有增无减,民众对传统政党失望不满加剧。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意大利经济政策走向
1.结构性改革方面
危机促使意大利终于步入拖延已久的结构性改革轨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养老金改革方面,2011年意大利政府开启养老金改革,提高退休年龄,预计2019年退休年龄提高至67岁,放弃养老金盯住通货膨胀率的政策;第二在劳动力市场改革方面,放款解雇的限制,但改革不够彻底,缺乏就业配套措施,导致部分人口在失业后无法得到专业培训与保障,所以并未在就业方面起到理想的效果。2016年意大利宪法改革公投失败,导致其结构性改革陷入停滞。
2.公共财政政策
从2008年起至今,意大利经历了由扩张到紧缩,再逐步转向宽松的财政政策。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期,意大利政府实行了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后由于很快陷入欧债危机,意大利政府又转向了紧缩的财政政策。但紧缩计划在意大利国内引发强烈反对,2014年伦齐政府上台后,经济政策主基调开始由紧缩转向宽松,在欧盟允许的范围内打擦边球。目前,意大利主要政党都放弃了财政紧缩政策,对此欧盟对意大利债务可持续性表示担忧。
3.产业结构调整
意大利本身对市场的调节能力较弱,但在2013年和2017年先后提出了国家能源战略和工业4.0计划,这是意大利在二战后首次提出的能源战略和工业战略。可以看到意大利政府在弥补战略缺失、强化政府功能的积极尝试,也可以预见意大利正在从弱政府向积极有为的政府转变。
我们会对您的电话严格保密,请保持电话畅通。
公休假日可能会顺延,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