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国老龄化更严重的德国,为什么没有养老危机?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各国都在面临的问题,我们也不例外。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60岁以上人口过亿的国家。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4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7%。
比起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更为严峻的是我国“养老”的问题。根据中国人社部社保事业管理中心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有13个统计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我国41%的省份将面临出现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难题。
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基础养老金是他们未来养老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未备先老”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无论是临近退休的“60后”,正当壮年的“70后”,还是青春勃发的“80后”、“90后”,都开始担心“老无所依,老无所养”。
(来源:人社部)
德国养老金制度
而在欧洲大陆,有一个国家也可以被称为最“老”的国家——德国。德国现有人口约8200万,60岁以上人口占总数的23%以上。但这个国家的人似乎并不怎么担心“养老”的问题。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德国“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理念是通过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实现的。其在社会福利建设方面堪称领先世界,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社会安全保障制度的国家。德国人不仅用严谨缜密的思维模式创造了经济与工业神话,也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使自己国家的老人能够做到老有所养。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Altersvorsorge)始于1889年颁布的《养老金保险法》。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很多国家建立养老保险体系的典范。德国的养老保险分为3个层次: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养老保险。
德国养老保险
法定养老保险:德国居民的退休金大部分来自于此。覆盖近90%的从业人员,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该险种属强制性保险。该险是将在职劳动者的部分收入,转移支付给已经退休者;作为缴纳法定养老金的对价,在职劳动者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同样有权向政府领取退休金。退休金的数额取决于员工投保时间的长短和退休前工资的高低。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实际上是法定养老保险的补充。该险完全由企业负担,属于自愿性保险。这种保险通常作为业者吸引人才的“公司福利”。企业一般把这笔费用存入保险机构,职工退休后每月可领到企业养老金。养老保险金额因企业而异,通常情况下,企业养老保险相当于净工资的4%。
个人养老保险:由个人自愿投保,且自愿选择代办机构。个人养老保险旨在为希望退休后获得更多养老金收入者提供额外的经济保障。德国的规定所有人均有权用自己的资金购买个人养老保险。人寿保险是一种既具有保险保障,又具有储蓄性质的保险,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笔补充的经济收入。
德国老人如何过晚年
家居护理型养老
老年人依旧居住在自己原有的居所内,依托周边的养老机构上门服务,并提供日间护理中心和短期托老服务。例如在护理机构每天早晨派人员上门为老人进行日常护理,在洗漱早点完毕后,老人可根据需要去日间照料中心。在那儿通常有针对老年人的不同活动,如剪纸、阅读、下棋打牌、烹饪等活动。回到家后的晚饭洗漱及上床又由上门护理服务来完成。
老年住区式养老
德国老年住区式养老是德国近年兴起的一种居家式养老模式,以养老居家服务监护式公寓为主。老年人搬离原有老旧住所,入住新购买或租赁的新建居家服务监护式公寓中,公寓整体采用无障碍化设计,另附加许多老人服务硬件设施,相比老旧住所更适宜老人养老。老人生活在社区内,不脱离社区的人际关系,而且可以在社区内组织老年人之间互助,真正做到晚年不孤单。
养老机构型养老
养老机构与居家养老根本的不同在于24小时的全方位服务,包含护理和起居服务等,且多分布在居民密集区,少数分布在郊区及度假区内。以首都柏林为例,在柏林养老机构查询网站上随机输入一个柏林地区邮编,一般都可在5公里范围内找到50家左右的养老院。
目前德国共有1.24万家养老机构,包括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其中以老年公寓为主。由于德国可以提供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住区服务,所以多数德国老年人都在最后时刻才选择入住养老机构。
德国还特有“时间储存”养老制度,年满18岁的德国人可以到老年公寓义务服务,免费照顾老年人,其做义工的时间将由老年公寓定期统计,交由政府当成一项数据储存起来,将来入住老年公寓时,自己从前为老年公寓义务服务了多少时间,就可以享受相应时长的义务服务。由此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助循环。
三种保险制度相辅相成,三种养老模式三管齐下,从普通家庭到中产阶级,再到富裕人士,都有可以选择的模式,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无所忧。德国如此健全的养老制度不仅使退休人群没有生活压力,年轻人也无需为赡养老人而担忧。
一个国家对待老年人的方式展现了国家的发达程度,德国令人艳羡的养老方式令你心动了吗?
相关项目
我们会对您的电话严格保密,请保持电话畅通。
公休假日可能会顺延,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