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没有赶上95年的日本?
说起日本啊,我们都不陌生,日本作为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在1995年,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那年的第一名是:Mitsubishi。你多半看不出它是谁,只能猜测是一家日企——这是三菱商事。
那年的第二名是:Mitsui。你多半持续性懵逼,不必猜了,这是三井物产。
那年的第三名是Itochu,伊藤忠商事;第四名是Sumitomo,住友商事;第六名是Marubeni,丸红;第九名是Nissho Iwai,日商岩井。
前十名中,日企居其六。第10—20名中,日企仍居其六。整幅榜单,日企共上榜149家(这数字直到今年我们也没超过),仅次于美企151家,而且日企的营收总和高于美企。
早就知道日本企业昔日辉煌,但看到这份排名时小巴仍然惊掉下巴,一没想到它们厉害到这等地步,二没想到它们一直强势到了1995年。
然而1995年也是日企登榜数量的巅峰了,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这一数字持续下滑。到2017年,只有51家日企仍在榜上,虽然丰田、本田、松下、索尼等知名企业仍居前列,可是绝对数量毕竟缩减了2/3,实在令人感慨。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企业如何避免类似的故事?
三国总计300家,会是一个铁律吗?
看着世界500强榜单上,中美日三国历年企业数量的此消彼长,俨然就是三个国家经济大势的缩影。
1995年,日企上榜149家,美企上榜151家,而中国企业只有可怜巴巴的6家,这里面还有2家台湾企业和1家香港企业。
三国企业总计306家,让我们记住这个数字。
那一年,日本GDP是美国的近70%,中国大陆的GDP是美国的不到10%。站在2017年的我们已经难以想象,在1995年讨论赶超日本,尚属天方夜谭。
今年的世界500强,日企上榜51家,美企上榜132家,而中国企业已经暴增至115家,其中包括6家台湾企业和5家香港企业。
三国企业总计298家,虽然配比变了,但总数仍然300上下徘徊。
2017年尚未过完,GDP数据不得而知。且看去年,中国大陆GDP是美国的60%,日本GDP是美国的25%——我们已经不盯着日本看了。
我们当然盯着美国。但同时或许也该想想,会不会有“下一个中国”超越我们?中国企业会不会被某个新兴国家的公司大面积地挤出榜单?
眼前有一个经验性的数字,我不确定它是否持续有效,但目前看来值得参考:中美日三国(将来也许是中+美+X,也许是X+X+X)一直霸占着六成的世界500强企业,也就是300家。
不信?看图。
除了2008年前后,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美国企业让出不少位置而中国企业暂未抢上,其余时间,都在300家左右——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独占150家,另外两国瓜分剩余150家。
这是一个全凭经验总结的数字,或许可以马后炮地说一说:300这个数字是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你争我抢后的平衡点。
原因暂时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如何持续在这300家里分一杯羹,一大杯羹。
后人哀之,亦复鉴之
回答上面的问题,得回去看上榜日企和美企的差别。
1995年到2017年,美国上榜企业虽然保持着一个大致相同的数量,但你细看其中的成员,早已是大换血。
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Facebook、甲骨文、思科、高通……即便能源与金融企业仍在霸榜,可是属于IT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新上榜美企数不胜数。反观日本,属于新时代的公司似乎只有软银。
不自我革命,注定被别人革命,这个适用于企业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国家。
有人曾说,日本企业的问题是“技术偏执,创新过度”,这话也对,也不对。
说它对是指,日企确实从未对创新懈怠,保持着一贯的技术迭代步伐。说它不对是指,相较于真正的大趋势而言,日企的创新就像小打小闹,远远谈不上“过度”。
美国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就是那位提出“五力模型”的波特),曾在日企风头正劲之时判断:日本的竞争力并不可持续。
他的判断依据是,大部分日企做的都是“从1到N”的事情,而极少有人关注“从0到1”。从1到N,最大的问题是容易扎堆,大家同质化竞争,直到这片战场无钱可赚。而“从0到1”的企业,享有定价权,享有超额利润。
开篇提到的那些日本企业,虽然在1995年世界500强榜单上占据鳌头,但那是因为榜单按照营业收入排名,若看利润,它们其实远不及排在后面的美企。
不断打磨,精益求精,这种匠人精神当然值得赞许。
我们会对您的电话严格保密,请保持电话畅通。
公休假日可能会顺延,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