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哥华时间: 多伦多时间: 蒙特利尔时间: 登录/注册
北美洲
美国
加拿大
加勒比护照
欧洲
德国
英国
希腊
意大利
法国
奥地利
爱尔兰
北欧
西班牙
葡萄牙
马耳他
塞浦路斯
亚洲
日本
新加坡
土耳其
中国香港
大洋洲
澳大利亚
新西兰
瓦努阿图
 房产 2017.01.09 宋兵甲

奢侈品价格对比:中国比法国贵七成

国内“奢侈品”中外价格对比

有一些东西,放在中国是宝贝,价格高的出奇,都被国人当作“奢侈品”来看待,而在国外呢?待遇差大了!看看这些东西的国内外对比,省吃俭用去买的你是否有种受骗的感觉呢?


COACH

不好意思,或许你衣柜就放着一个COACH的包包。快翻出来看看是不是“中国制造”?COACH充其量只能称为时尚商品,而绝不能被称为奢侈品。当年该品牌不济之时,CEO路-法兰克福(Lew Frankfort)给予COACH新定位:“能轻松拥有”的年轻奢华品牌。这句话本身就颇有自抬身价之嫌,以一个折合成6000元人民币LV为例, COACH的价格仅为它的三分之一,即2000元。虽然COACH的零售店或旗舰店全都紧邻LV,不过山鸡始终成不了凤凰,那也是“紧邻”罢了!你都知道自己的邻居各有参差。不过好在有高昂关税,立马“身价不菲”,试问一个5000多元的COACH手袋,其定价有几多成是用来充公的?


耐克 NIKE

2012年,北京市工商局和全市17个工商分局向市民举行工商开放日,首次对外披露了耐克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因一款售价高达1299元的篮球鞋搞“双重标准”。 耐克公司销售的这款售价高达1299元的高端篮球鞋,主要卖点之一就是有前后掌的双气垫,虽然同样的宣传、价格比国外还高出好几百元,中国消费者买到手的却只带一个气垫。


星巴克

看看这个价目表你就明白了。星巴克咖啡在国内要比美国贵75%


洋奶粉

洋奶粉价格在国外与国找项目内差距巨大,达到4倍价格。以德国特福芬奶粉为例,其德国官网上公布的特福芬有机婴幼儿奶粉2段的价格仅仅为9.95欧元,按照现行汇率换算成人民币,价格仅仅80.6元,而国内超市的售价为318元600克。


欧莱雅

欧莱雅在欧洲是很普通的东西,都在超市里卖,一般只有几欧元(除瘦身产品)。法国人均收入3000多欧元一个月,在国外买欧莱雅感觉就像你在国内月工资3000去买个大宝、郁美净的感觉。在国人心中高高在上的巴黎欧莱雅,在国外却是超市货,在国内成了高档货。据欧莱雅内部人透露,公司上成品都是销往日本,其次是欧美一些国家,剩下有杂质的在中国销售,而且产品原料品质都和国外大大不同,价格还很高,如泰国卖的产品品质高于国内。


MANGO/MNG

来自西班牙的品牌邀了佩内洛普-克鲁兹与妹妹莫妮卡-克鲁兹一起拍摄了MANGO 07秋冬的全球广告,同时佩内洛普首度亲自为MANGO设计了一系列秋冬成衣作品,并命名为Penélope &Mónica Cruz for MNG限量系列。尽管如此,这仍然不能改变MANGO在欧洲的廉价地位,这位西班牙土鸡过来中国俨然成了高档货,国人却不知在大洋彼岸她要掉价40%- 60%。而每当MANGO贴出5-7折的降价告示时,店内人头攒动,比菜市场还不如。


Y-3

犹记得当年 ADIDAS与日本著名设计师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跨界合作的震撼,体育服饰终于要上升到时装高度。几年后的今天稍微有点时尚知觉的人反而不会再穿这个牌子,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已和 LV、GUCCI的翻版分一杯羹。况且这已是个过气的跨界运动品牌,之后又有Stella McCartney跨界设计A记的女装系列。至于会不会过气,我们不关心,只求记得它的好。


LEVI'S/LEE/ADIDAS ORIGINAL

三个男人一台戏,这三个男人在中国影响力多大,看普及率就可想而知。几乎影响了所有时下小青年,无论男生、女生、异性恋或同性恋,连十三点也不落下。这些品牌在国外都是廉价货,在国外打工仔、外来妹才穿这些,只有在我们这边才把它们当名牌,而且价格逐年上升,LEVI'S动辄已经上千。而三叶草的兴起完全是蹭上了复古风潮。


Vero Moda/ONLY/Jack&Jones

全部都属于丹麦 Bestseller集团旗下,在欧洲并没有在中国销售得这么好,一直是放在超市里买的。大家不妨自己想想哪些服装品牌是放在国内超市卖的吧。现在这三个牌子都在国国内制造,而且据传该品牌其实已经完全由几个天津服装商完全控股。但就算这样,其销量也是惊人,而且极受年轻男女喜欢。有多欢迎?某三线城市年轻女郎来京旅游想购物,直接就问男友哪个商场有“ONLY”!


Swarovski Crystal

哇,首先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璀璨夺目,放在家里简直蓬筚生辉。某国内杂志更是直接抛出这样的评语:或许在年轻一代的推波助澜下,施华洛世奇水晶将不再只是“廉价的钻石”;它们会像黄金一般珍贵。

抱歉!该水晶价格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看来的确比黄金贵,但不如黄金“珍”,至于拿钻石作比真是往脸上贴金。施华洛世奇水晶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因人工晶的纯净、施家独特切割技术以及刻面的编排创意而闻名。是“人工晶”,清楚了吗?国外,只有买不起天然水晶或真钻石的人才喜欢这么Bling Bling的东西。


LV

LV等国际知名奢侈品牌,中国的定价比美国高出三分之一。以同一款路易?威登(LV)的SPEEDY25手袋为例,它在中国专卖店售价是1.92万元,在美国的售价比中国内地便宜3600元,而在法国的售价更要低5200元。


Calvin Klein Underwear

相信CK内裤在中国化成灰老百姓都认识吧,那内裤边总是从街头年轻人的牛仔裤里跑出来探头露脸。CK也应该是中国认知普及率最高的名牌,当然也是翻版最多的牌子。国内一些服 装批发市场零售,20元一条,保证物美价廉,回头再来。就算不谈翻版,只说正货,CK内裤专柜基本也就是100多一条。抱歉,在国外它是略高于班尼路的档次,即是普通内衣,老外不会对它有国人如此这般的崇拜感,不会因为你穿了CK内裤有半点艳羡目光。


Chivas芝华士

在国外,威士忌被认为是一种老头子酒,很难想象,会有大学生的毕业派对选择威士忌。事实上,当芝华士在1992年大规模进军中国时,消费人群定位和所有洋酒品牌一样:成功人士。但中国的成功人士并没给芝华士带来销售上的成功。

但现在,芝华士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威士忌品牌,而中国也成为芝华士最大的市场,销量超过美国和欧洲。在苏格兰爱丁堡著名的威士忌中心,芝华士在数百种威士忌品牌中毫不起眼,许多英国人也是到了中国才知道这个来自苏格兰威士忌品牌。但在中国,芝华士已成为威士忌的代名词了。在酒吧,你叫一杯“威士忌加冰”,服务生会想也不想地送上一杯芝华士。


Evian依云水

当被问道“喝点什么”的时候,很多人习惯淡淡地说一句:“我只要依云水。”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优越感。

一个依云迷一个月在餐厅、酒吧、家中、外出等饮水上的投入近千元,她认为只有这种精美的水才能与自己的服饰搭配;一个注重细节的女人每天用依云水洗脸,她认为精致的女人不仅要用CD香水,更应该把自己的每一个毛细孔都照顾到最好。依云水似乎成为了中国人的时尚指标之一,好玩的是外国人看待依云水,却只相当于我们对待农夫山泉。


IKEA宜家

1998年进入上海,1999年进入北京,2005年进入广州的IKEA家居,以其DIY的设计风格及昂贵的售价,一时成为白领与小资理想的高端家居品牌。而美国人的评论是“cheap IKEA”,他们买家具就像买衣服,好看就买,买来就用,腻了就换,许多家具的命运不是被换、被卖就是被扔。
在欧美,IKEA是价格最低的家居品牌,从全球来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处在中等。以广州为例,普通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四五千元,而来宜家来消费的,60%以上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


Pasta意粉

三个独身甚久的中国女人聚一起做饭,商量好了大家各出一道菜,半小时过去了,端出来三碗意粉。世界上再没有比意粉更好吃的食物了,加菲猫说。但对一个对饮食稍稍有讲究的人士而言,再没有比意粉更乏味的食物了。拿最常见的'肉酱意粉'来说,过去是穷人食品,买不起大块的上等牛排,只能买些肥瘦不均、五花三道的牛腹肉,放上番茄煮熟,炖成一触即烂的肉泥,大勺地浇在煮熟的意粉上,是意大利引车卖浆者果腹的'江湖菜'。

在西方,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单身汉,每日的自做食谱一定离不开Pasta。一大锅水煮好各式意粉,浇上超市里买回来的酱或自己炒的酱,早午晚餐就此打发,比什么三文治汉堡包精致多了。意粉于西方人之意义,如同方便面之于东方人。


Cigar雪茄

一支古巴雪茄的价格在100元到400元,较贵的一种Cohiba,在150元到400 元之间。偶尔消费一支不是难事,将抽雪茄养成习惯却需要财力和品位的支撑。在古巴,60%—70%的男性都抽雪茄,这是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中国人眼里的奢侈品,不过是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创汇产品罢了。

 

 

奢侈品牌拥有七大特征:


富贵的象征
奢侈品牌的品牌魅力是富贵豪华的。奢侈品(Luxury)源于拉丁文的“光”(Lux)。所以,奢侈品应是闪光的,明亮的,让人享受的。奢侈品通过其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传达了这些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说,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物品。它有地位,有身份,有高人一等的特权。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如今虽然社会在民主化,但人们的“富贵观”并未改变,奢侈品牌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本能需求。
在西方消费者眼中,英国的“劳斯莱斯”汽车就有贵族车的象征。在 1925 年推出的超长型“幻影”(Phantom)就被英国女王选为专车并作为接待外国元首的开道车。自 1875 年起专为英国供应雪茄烟的古巴“罗密欧”品牌,后来打造出了丘吉尔首相最喜爱的雪茄长度(7.48)的“丘吉尔”(Churchill)型号,至今也早已是举世闻名的雪茄。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富贵”元素是奢侈品牌的核心价值。


彰显美感
奢侈品必须是最美的商品。不管人们有多少种审美意识,但对奢侈品只有一种,那就是“看见就赞美”。奢侈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高级的”。这种“最高级别”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能逐一体现。奢侈品的高级性应当是看得见的。正因为人们对其美丽奢华赞叹不已,它才能为主人带来荣耀。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让人看上去就说好。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完全不是在追求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


“最好”的感觉
“江诗丹顿”腕表如此;“迪奥”时装也如此。1847 年在巴黎诞生的“卡地亚”珠宝,不仅代表了阶级、财富、高贵和品位,还是美丽永恒的象征。意大利的“宝格丽”珠宝品牌,一开始沿袭了法国学院派的严谨风格,但在 1934 年融合希腊和罗马古典主义的精髓,又加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和 19 世纪罗马金匠学派的形式,逐渐演绎出自己特有的奢华经典。所以说,没有美感享受的产品不是奢侈品。


个性化

奢侈品牌往往以己为荣,它们不断树立起个性化大旗,创造着自己的最高境界。“奔驰”追求着顶级质量、“宝马”追求者驾驶乐趣、“劳斯莱斯”追求着手工打造、“法拉利”追求着运动速度、而“凯迪拉克”追求着豪华舒适。他们独巨匠心,各显其能。正是因为商品的个性化,才为人们的购买创造了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很不象大众品,才更显示出其尊贵的价值。
法国的“拉菲堡”(Lafite)葡萄酒,在十四世纪已经相当出名。那时它不仅需要 10 年存放醇化期,而且波尔多地区的海洋气候、沙砾土壤以及平均 40 年的葡萄树龄,让它的风味芳醇馥郁,细腻迥异。在 1985 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的一瓶 1787 年产的“拉菲堡”酒,成交价 16 万美元,成为全世界最贵的葡萄酒。我们看到,奢侈品往往创造着独一无二的商品形式。个性化使它们各领风骚。


定位专一
奢侈品牌是十分专一的,它不可轻易随意延伸扩张使用。所谓品牌的定位专一性,指的是品牌只服务于某一个产品或某一类产品,并且品牌分类等级不可改变。奢侈品牌不能做出大众品牌的营销策略。我们很难看到一个奢侈品牌分跨多个行业使用,而且还取得了同样的成功。品牌多元化经营本身就是品牌管理大忌。我们知道,上世纪 60 年代“皮尔·卡丹”服装从定制经营到开始普及化特许生产以后,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奢侈品了。
皮尔·卡丹先生曾说:“我是一位像詹姆斯·邦德(电影中代号 007 的英国特工)一样的冒险者。”正是这样,这位服装大师不仅购买了马克西姆餐厅,还曾经把品牌延伸到酒业上生产了一批“皮尔·卡丹”葡萄酒,结果失败了。营销有规律,假如“宝马”敢推出一个洗发水来,“宝洁”公司一定会怡笑大方。因此,不要改变品牌性质,保持定位,恪守价值,这对奢侈品牌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不过事实上,真正的奢侈品牌都有很深的底蕴,某些奢侈品牌已经存在几百年历史。经长时间的考验,其主体产品已经根深蒂固,这时候衍生出更多的产品就自然而然。DIOR迪奥、Fozens福盈氏、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等品牌都跨了不同的行业。


大众距离感
作为奢侈品牌必须制造望洋兴叹的感觉。让大多数人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是奢侈品牌营销的使命。在市场消费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富贵人”服务的。奢侈品消费者更不愿意使用一个人人都有的商品。因此,要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就当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距离产生美。奢侈品牌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要使认识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
制造“大众距离感”的常用方法就是抬高价格门槛,采用超高定价策略,通过极高价格让人自惭形秽。一辆 9 米长的“凯迪拉克”车价格是 60 万美元,约合 500 万元人民币;市场上流行的“劳斯莱斯”幻影车最低价也有 46 万美元;顶级法拉利 Enzo 售价 65 万美元排队还买不到。所以对多数人来说,奢侈品牌只能是“梦寐以求”的品牌。


历史声誉
历史声誉是奢侈品牌的重要内涵。奢侈品牌的文化价值是很高的。品牌的这种文化价值主要来自于它的历史声誉。一个产品的历史越长,它的文化内涵就会越丰富。
从品牌溯源来看,品牌是由血统的。英国“芝华士”威士忌来自于 19 世纪苏格兰的阿伯丁镇的芝华士(CHIVAS)兄弟;中国“茅台”酒演变于贵州的茅台镇的“赖氏”家族。在 1929 年一个名叫赖永初的人在茅台镇继承了公元 135 年汉武帝时期就有的“枸酱酒”酿造之法,兴建了后来著名的“恒昌烧坊”,这就是最早的有品牌名号的茅台酒了。中国的“大红袍”号称“帝王之茶”,因为古代有一个学子进京赶考,途中病危于武夷山下,幸亏僧人以寺庙茶水解救并得以高中状元。又逢皇后腹胀疼痛,御医无术。状元献茶,皇后饮用后即病好如初。皇帝随对茶树赐“红袍加身”,于是该茶树茶叶顿时身价百倍。由此我们体会到,一个奢侈品仅有质量还是不够的,必须要讲更多的品牌故事。
顶级品质代表
从生产管理上讲,奢侈品就是采用“珍贵原材料”加上“神秘工艺”而制造出来的“顶级品质”的产品。“劳斯莱斯”的创始人劳尔斯(ROLLS)和罗伊斯(ROYCE)被称之为“最高级材料提供者”和“最高级技术应用者”的完美结合。他们只使用“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最好牛皮和意大利“隆巴尔德”高原森林的最好胡桃木,而且只用纯手工工艺制造汽车内饰。瑞士的“伯爵”手表出自于 1874 年,在上世纪 60 年代率先使用黑玛瑙、绿松石及青金石等彩色宝石做表面,被誉为“表坛珠宝大师”。在 20 世纪 80 年代它制造了一款世界上最昂贵的男装土石腕表,表中使用了 154 克铂金,296 颗钻石,还有一颗熠熠生辉重达 3.85卡拉的蓝色美钻,总价值 350 万瑞士法郎。因此我们可以毫不避讳地说,奢侈品就是“原料决定一切”。今天,奢侈品已不仅仅是传统精湛工艺的代名词,更是由它制造的顶级产品的代表。
总之,通俗地讲,奢侈品牌包涵了这么 7 个特征:富贵的品牌形象、看上去完美无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恪守价值、拥有历史声誉、超高价格、顶级的品质性能。


2010年世界十大奢侈品牌排名


1.路易威登[1] (Louis Vuitton)
去年排名:1
品牌整体价值:增加2%,升至197.8亿美元。
上榜理由:路易威登的目标是游客消费者,注重品牌文化,关注核心消费者。
品牌背景:路易威登是法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皮件设计大师之一。于1854年在巴黎开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第一间皮箱店。一个世纪之后,路易威登成为皮具领域数一数二的品牌,并且成为上流社会的一个象征物。如今路易威登这一品牌已经不仅限于设计和出售高档皮具,而是成为涉足时装、皮鞋、箱包、珠宝、手表、传媒、名酒等领域的巨型潮流指标。


2.爱马仕(Hermès)
去年排名:2
品牌整体价值:增加8%,升至84.6亿美元。
上榜理由:爱马仕的大部分股份还是由家族控股(73.4%为家族股份,26.6%为大众流通股)。公司勇于尝试,2009年底收购了中国新品牌Shang Xia,主攻中国市场。同时公司相当注重品牌文化遗产,善于利用传统精髓。
品牌背景:爱马仕,法国时尚品牌,早年以制造高级马具闻名于法国巴黎,及后推出的箱包、服装、丝巾、香水、珐琅、饰品及家居用品,令品牌更全面多样化。


3.古驰(Gucci)
去年排名:3
品牌整体价值:增加2%,升至75.9亿美元。
上榜理由:佳士得2010年联手古驰向全世界玩家征集古驰古董包进行展览及回收拍卖。这是古驰首次与拍卖行合作,召集古董古驰包。古驰由PPR所拥有,对于代理市场控制严格。
品牌背景:古驰是意大利最大的时装集团。产品包括时装、皮具、皮鞋、手表、领带、丝巾、香水、家居用品及宠物用品等,古驰时装一向以高档、豪华、性感而闻名于世,以“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品牌形象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宠儿,一向被商界人士垂青。


4.香奈儿(Chanel)
去年排名:4
品牌整体价值:减少11%,跌至55.5亿美元。
上榜理由:香奈儿品牌价值的下降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经济衰退时期,消费者转向更为实用的产品。尽管香奈儿的经典手袋、化妆品以及香水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但是真正买成衣的顾客却为数不多。
品牌背景:香奈儿1913年创立于法国巴黎,产品种类繁多,有服装、珠宝饰品、配件、化妆品、香水,每一种产品都闻名遐迩,特别是香水与时装。香奈儿时装永远有着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


5.轩尼诗(Hennessy)
去年排名:6
品牌整体价值:下降1%,跌至53.7亿美元。
上榜理由:轩尼诗是LVMH集团旗下的干邑品牌,在中国市场超受欢迎。
品牌背景:轩尼诗是法国白兰地的著名品牌之一。世界销量第一,始创于1765年,轩尼诗秉承其家族对酿制干邑一丝不苟、力臻完美的优良传统,严格控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并贯彻轩尼诗的原创精神,例如以“星”来划分干邑的等级,就是源自轩尼诗。


6.劳力士(Rolex)
去年排名:5  [2]
品牌整体价值:下降14%,跌至47.4亿美元。
上榜理由:劳力士与许多其他高端手表和珠宝制造商一样,极大地遭受经济衰退的影响。
品牌背景:劳力士是瑞士著名的手表制造商,前身为Wilsdorf and Davis公司,由德国人汉斯·威斯多夫与英国人戴维斯于1905年在伦敦合伙经营。1908年由汉斯·威尔司多夫在瑞士的拉夏德芬注册更名为Rolex。


7.酩悦香槟(Moêt & Chandon)
去年排名:8
品牌整体价值:下降12%,跌至42.8亿美元。
上榜理由:尽管与曾经相比,不如当年风光,但是Moêt & Chandon仍是世界顶级香槟品牌。
品牌背景:酩悦香槟属法国最大的LVMH奢侈品集团所拥有,是世界上最大的香槟酒生产厂。拥有260年酿酒传统的酩悦香槟,曾因法皇拿破仑的喜爱而赢得“皇室香槟”的美誉。


8.卡地亚(Cartier)

去年排名:7
品牌整体价值:下降19%,跌至39.6亿美元。
上榜理由:卡地亚由于销售额下降,从而影响其排名。卡地亚是瑞士历峰集团旗下品牌,据悉,卡地亚的精品店销售额和第三方零售商销售额均有下降,低于预期值。
品牌背景:卡地亚1847年创立于法国,曾被英王爱德华七世赞誉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的卡地亚,代表了阶级、品位、财富、高贵、坚贞和永恒,卡地亚不但是上流社会的表征外,也是见证永恒恋情的经典品牌。


9.芬迪(Fendi)去年排名:9
品牌整体价值:下降8%,跌至32亿美元。
上榜理由:芬迪在美国市场以“It”包包闻名,在亚洲市场也是相当有知名度和分量的品牌。芬迪隶属于LVMH旗下,目标竞争对手古驰,目前品牌成衣系列由Karl Lagerfeld设计。
品牌背景:以皮草起家的芬迪,是一个从创立开始就以母系为中心的家族企业。当第二代的5个女儿都全数投入家族事业之后,将芬迪成功地带入国际市场。


10.蒂芙尼(Tiffany & Co.)
去年排名:未上榜
品牌整体价值:增加6%,升至23.8亿美元。
上榜理由:虽然Tiffany & Co并未登上去年的榜单,但是该品牌由于2009年坚持不打折,因此也成为了先锋品牌,而且品牌具有扩张亚洲和西欧的计划。
品牌背景:蒂芙尼,珠宝界的皇后,以钻石和银制品著称于世。蒂芙尼创建于1837年,刚开始是以银制餐具出名,在1851年推出了银制925装饰品而更加著名。蒂芙尼是美国设计的象征。以爱与美、罗曼蒂克与梦想为主题而享誉了近两个世纪


2奢侈品牌列表服装
Vagedon、Louis Vuitton、COVHERlab、Chanel、Chloe、Celine、Fendi、Bally、范思哲、Dior、Gucci、瓦伦蒂诺·加拉瓦尼、PRADA、Dolce & gabbana、D&G、GUESS、乔治·阿玛尼、Burberry、ERMENEGILDO ZEGNA、Moschino、Emilio Pucci、GUESS、Givenchy、Elie Saab、Lanvin、Christian Lacroix、NORMAN NORELL


珠宝
CEPHEE卡地亚、蒂芙尼、ENZO、Oxette、宝诗龙、Bvlgari、御木本、Graff、Georgjensen、波米雷特、宝格丽、尚美、海瑞温斯顿、NORMAN NORELL


皮具
爱马仕、Louis Vuitton、Chanel、Dior、Analeena、Gucci、瓦伦蒂诺·加拉瓦尼、PRADA、乔治·阿玛尼、登喜路、芬迪、COACH、Burberry、Bally、杜嘉班纳、Calvin Klein、kate spade、Michael kors、Cole Hann、MiuMiu、Furla、Hammitt、lamarthe、NORMAN NORELL等。


名表
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宝玑、伯爵、卡地亚、劳力士、积家、IWC万国、芝柏、CEPHEE、NORMAN NORELL
手机/电脑
Fozens福盈氏、VERTU威图、Bling My Thing、Goldvish、Ancort、gresso_steel、mobiado_stealth、苹果amosu版iphone、DIOR迪奥、TAG Heuer豪雅


汽车
劳斯莱斯、法拉利、Porsche、奔驰、宝马、莲花、宾利、凯迪拉克、菲亚特、奥迪、迈巴赫、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布加迪、西尔贝、迈凯轮、玛莎拉蒂、科尼赛克


化妆品
La Prairie、赫莲娜、SK-II、海蓝之谜、娇韵诗、Lancome、Guerlain、Clinique、伊丽莎白·雅顿、雅诗兰黛、资生堂、Dior、Chanel、NORMAN NORELL


眼镜
普拉达、奥克利(oakley)、珠迪丝·雷伯(judith leiber)、圣罗兰、唐纳·卡兰、路易·威登、夏奈尔、迪奥、卡地亚、NORMAN NORELL


名笔
帕克、万宝龙、威尔·永锋、华特曼、卡地亚、犀飞利(sheaffer)、地球牌、奥罗拉、高仕、Montegrappa、NORMAN NORELL


家具
埃奇奥·拜洛迪(EZIO BELLOTTI)[3] 、卡帕奈利(Carpanelli)、卡特·扎里(C·Zi)、阿列维(Fratelli Allievi)、芬迪


3行业现状国内外情况
中国奢侈品市场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的显著不同还体现在奢侈品的消费形态。在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中,一类是富有阶层的消费者,他们喜欢避开人潮,追求个性化服务,经常光顾奢侈品零售商店,购买最新、最流行的产品,一般不会考虑价格问题。而更主要的消费群体是“透支"型奢侈品消费者,他们多为月薪数千元的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大、中型企业中高层的雇员最为典型,他们会花上一整月工资甚至不惜透支来购买一件奢侈品,俗称“月光族"。中国市场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只有一小部分雷达表是戴在真正的品牌目标消费者的手腕上,而大多数雷达表则是被成功的年轻人拥有,中国人在尚未完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衣食住行)的时候,就存在着炫耀消费的需求。


在中国,奢侈品消费仍然多以产品为主,即消费者追求最新款式或新产品。而西方成熟市场的消费者则偏爱尊崇的体验,例如奢华的假期或者为省时而提供的服务和送货上门的宅配服务等。相比欧美消费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生产商和原产国,喜欢购买高公众知名度、有明显可见的品牌logo和从国外原装进口的奢侈品,而很少光顾不熟悉的、在国内不具有知名度的奢侈品。谁是奢侈品的生产商、奢侈品的品牌是什么,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


在购买奢侈品的渠道方面,在美国等成熟市场,几乎人人都有能力购买某些奢侈品,导致奢侈品随处可见,常常被戏称为“民主化的奢华"。在超市里,人们可以买到最顶级的美食,甚至还可通过网上和电话订购。而在中国,购买奢侈品代表的是财富和社会地位。全球各大奢侈品商家在中国销售奢侈品,多是抢占发达城市中心商业圈的黄金位置开设专卖店乃至旗舰店,因为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体会到品牌的尊贵和其象征价值,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所追求的某种内在需要。


提起奢侈品品牌,一般率先想到的就是国外的那些奢侈品牌,问及中国奢侈品品牌,能答上来的却寥寥无几。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正在逐年增长,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据统计所选购的奢侈品中,却难觅中国本土奢侈品身影。


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中国元素也越来越被人所接受,很多国外的奢侈品牌,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把中国元素与奢侈品文化完美结合,而国内的品牌似乎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中国元素首当其冲地当然是龙的形象,而Cartier在这方面打造出了“龙”系列,巧妙地将西方理念和东方风情融合在一起;京剧脸谱、太极也成为西方设计师争相运用的中国元素。


其实中国也并非没有本土的奢侈品牌,只是缺少响亮的品牌。质量上本土奢侈品不亚于国外奢侈品,只是在知名度上略逊一筹。说起中国第一个奢侈品牌,这个光鲜的头衔可能要落在了“上海滩”(Shanghai Tang)的头上,水井坊、竹叶青等也在尽力打造高端奢侈形象。但是,相对于国外奢侈品品牌的琳琅满目,中国奢侈品品牌显得寥寥无几,且距离顶级奢侈品还有一定的距离。


如今在欧洲百货公司里,人们已经可以看到Shanghai Tang(上海滩)、Vivienne Tam(一个诞生于香港的中国时装品牌)和Chiatzy Chen(夏姿,诞生于台湾的中国时装品牌)等中国顶级时装品牌的身影。时尚产品和奢侈品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时尚品牌产品单一,而奢侈品牌拥有诸多衍生产品。
想成就一个品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需要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积淀起一个品牌的内涵和传统。另外成就一个品牌,还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中国本土品牌不能建立长远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商人似乎缺少长远的目标,缺少培育奢侈品品牌的文化涵养。


尽管中国本土奢侈品之路还挺漫长,但是相信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会是中国奢侈品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品牌内涵。中国元素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相信中国本土奢侈品牌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在世界风行。
与电商的发展


[4] 奢侈品遭遇电商:墙里开花墙外香 VC谨慎布局
传统奢侈品牌习惯在小众群里维持高端形象,凭借精英圈子里的口碑相传,曲高不怕和寡;与生来便以大规模、低价位示人的电子商务实在不像是一拍即合的盟友
“我们不是一家纯奢侈品公司,我认为纯奢侈品公司是没有未来的。”面对记者关于高端时尚品和奢侈品之间差异的疑问,走秀网联合创始人、战略执行官黄劲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根据中51报告在线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网购市场规模2010年68亿元,2011年市场规模达112亿元,增长率为67.2%。而截至2012年上半年,中国奢侈品网购市场规模更高达138亿,同比增长58%。


一边是迅速扩大的市场规模,另一边却是奢侈品电商纷纷转型调整。走秀网、优众网、唯品会、佳品网、尚品网,这些近年内以不同模式切入奢侈品领域的电商们,纷纷把希望放在了价格更易接受也更好合作的中高端时尚品牌上。“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的,只有极少数的消费者只买奢侈品。所以我们不会把奢侈品绝对化,不是仅面向富有阶层,更多是传播时尚理念。我们的商品构成更像是一个高端百货公司,而服务对象是网购前20%的高收入用户。”黄劲的表态可以说是这些电商的集体发声。


水土不服转向
在发展历程中,奢侈品牌早已习惯于在小众群体里维持着高端形象,凭借精英圈子里的口碑相传,曲高不怕和寡;而生来便以大规模、低价位示人的电子商务实在不像是一拍即合的盟友。然而一路走过来,奢侈品牌所要面对的世界似乎也已经不再等同过去,尤其在中国。


51报告在线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的奢侈品销售额将达27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届时将会有20%的全球奢侈品销售额来自中国。因此在奢侈品大牌眼中,已居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二位的中国市场自然成为他们的市场重心之一,而如何更有效地争夺中国高端消费群,也成为奢侈品大牌眼前最重要的课题。
然而,当真正筹划涌入中国市场之际,国外奢侈品牌要面对的却是一个更为年轻和个性化的群体。贝恩资本年初发布的《201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有55%的奢侈品消费者介于25岁-34岁之间,而国外的奢侈品消费者大多在40岁以上,这比全球平均水准低15岁。奢侈品牌自然也看到了年轻一代与老一辈客户截然不同的价值评断和消费习惯。
事实上,中国的富裕阶层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涌现出来的,不同于西方传统顾客历经几代相传的品牌认同,中国新贵们对于奢侈品的品牌认知即使到现在仍处于摸索与积累之中。这从之前coach上线淘宝引来的是否是奢侈品的争论就可见一斑。再加上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相对于有没有服务员帮忙穿鞋子这些老一辈顾客颇为注重的服务细节,方便及时地看到品牌最新款式和搭配才是年轻一代的着眼点。


这就是摆在众多奢侈品牌面前的中国市场:份额巨大,消费受众相对年轻,品牌认知仍处于成长期。没有哪个奢侈品大牌愿意放弃中国市场,而若想全线覆盖中国的200多个大中型城市,必然需要高额租金和运营成本。店面一旦走向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深处,管理线控制不足而造成的品牌损害则难以避免。因此即便是实力再雄厚的大牌对此也颇为谨慎。为了拓宽推广渠道,奢侈品牌就不得不调整思路。


而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查看产品信息、参与评论,下载Gucci、Velentino等品牌的APP软件也成为年轻人更习惯做的事。这与贝恩资本的报告也相吻合,该报告数据显示,对网购奢侈品持积极态度的奢侈品消费者已经达到80%。


一些奢侈品牌开始了试水。Armani、LV、Gucci等都开通了自己的中国网上官方旗舰店,但收效甚微。通过网络实现的交易在其整体销售额中几乎无足轻重。究其原因,对于中国网络商业环境的水土不服或许占了很大因素。“我们更了解市场,他们没有机会,他们不能为团队提供生态系统,没有狼性战斗力。当然在细节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总体上没有竞争力。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到版权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yu@yimin11.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为 移民11,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 本文连接
http://www.yimin11.com/Article/79.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yimin11(yimin_11)了解更多最新移民政策 ,优惠信息。
10539
您的私人规划师会在2小时内跟您沟通~

我们会对您的电话严格保密,请保持电话畅通。
公休假日可能会顺延,请您耐心等候。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