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哥华时间: 多伦多时间: 蒙特利尔时间: 登录/注册
北美洲
美国
加拿大
加勒比护照
欧洲
德国
英国
希腊
意大利
法国
奥地利
爱尔兰
北欧
西班牙
葡萄牙
马耳他
塞浦路斯
亚洲
日本
新加坡
土耳其
中国香港
大洋洲
澳大利亚
新西兰
瓦努阿图
 经济 2018.07.25 Qing

移民瑞典后,终于知道为什么才900万人的瑞典能成为制造强国!

瑞典总人口只有900多万,但瑞典却素以“小国家、大工业”著称,不仅拥有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发展迅速和高工资高福利是不少国人移民瑞典的原因,所以说移民瑞典是个不错的选择。


瑞典有多家享誉全球的制造企业如沃尔沃汽车、ABB电气、斯堪斯卡工程公司、伊莱克斯电器公司、H&M、宜家家居、SKF集团......很多都是世界500强的常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按人口比例计算,瑞典是世界上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样的独特基因造就了瑞典今天的强盛?


因地制宜,发展国家特色


瑞典相对而言地广人稀,但拥有丰富的优质铁矿,已探明储量达36.5亿吨,且森林辽阔,覆盖率54%,木材蓄积量26.4亿立方米。一铁一木,始终是瑞典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牢固物质基础。


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初期,瑞典进入初级工业化阶段,以木材加工和采矿等初级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应运而生。此后的数次产业升级中,瑞典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采矿冶金、特种钢冶炼、机械设备、精密仪器和家具制造等产业,催生了一大批诸如基律纳铁矿公司(LKAB,1890年)、斯凯孚轴承公司(SKF,1907年)、沃尔沃汽车公司(1927年)、宜家家居公司(IKEA,1943年)等老牌知名企业。1998年,瑞典与芬兰强强联合成立的斯托拉-恩索纸业集团,居全球造纸企业第二位。


抓住机遇,调整产业


二战中,瑞典奉行中立政策,幸免战争创伤。战后,瑞典经历了两次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每次都抓住机遇,果断决定取舍,实现最佳市场定位。瑞曾大力发展造船、汽车、化学工业、机械加工等产业,一度成为世界造船大国。


但随着日本、韩国等国造船业兴起,瑞典造船业受到强烈冲击,瑞典遂忍痛割爱,全面退出造船业。70年代末期,瑞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瑞另辟蹊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生物、医药、航天等现代高新技术制造业,实现了第二次产业升级,为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注入新的活力。90年代初,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瑞经济出现衰退,果断摒弃出现亏损的小轿车生产,只保留在国际市场占明显优势的卡车制造业,同时加大对电信、电子、环保、能源、生物、制药、化工、冶金、造纸和木材加工等领域投入力度,使工业实力再上新台阶。


政府扶持,国家推动工业发展


历史上瑞典工业的每一次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每当企业面对外部困难,政府均能及时出台优惠政策,予以扶持。80年代后期,政府通过货币贬值等措施刺激瑞典跨国公司的出口和发展,为瑞典经济走出萧条助一臂之力。


1991年,政府对税制进行改革,将公司所得税由40%降至28%,以优惠政策支持优势企业。80年代初以来,瑞典先后兴建科技园区24个,吸引国内外企业到瑞典投资研发,促进了瑞典高新技术人才成长和产业升级。其中希斯达(KISTA)科技园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硅谷的世界第二大科技园区。近年政府又投入数十亿美元加强宽带网建设,使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大为改善。


科教立国,重视研发


瑞典奉行科教立国政策,政府和企业对科研的投入一直居世界前列。政府科教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占中央财政预算超过8%。沃尔沃、ABB等著名跨国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均占企业利润的20%以上。


1907年首创滚珠轴承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KF公司至今仍是世界轴承业龙头老大。1952年,劳辛兄弟利用其软包装技术成立的利乐集团(Tetra Pak),现已是全球最大的软包装供应商。阿斯特拉制药公司(Astra)研制的哮喘和胃病特效药一直闻名于世。


追求质量,打造品牌


瑞典产品以制作精良、质量上乘著称,被称为设计之乡。瑞典设计新颖别致,简约高雅,功能性强,在全世界已成为质量和品味的象征,无形中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价值。


H&M服装公司有专职产品设计师近百人,通过全球化链条安排生产,上世纪即跻身世界500强,其品牌成为引领时尚的代名词。宜家家居公司为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将家具平面化拆装销售,受到广泛欢迎。为避免顾客太多、员工服务不到位情况,该公司推出了颇具人性化的开放仓库、自提货物的购物方式。宜家概念由此诞生。沃尔沃和萨伯汽车公司在安全方面大做文章,竞相发明安全带、安全气囊等有助于汽车安全的各种配件,在历次汽车安全性能测试中均居前列,两大品牌轿车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轿车。


放眼国际,重视合作


囿于国内市场狭小,瑞典制造业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近20年来,瑞典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0%增加到60%,对外贸易从逆差转为顺差。此外,瑞典企业不断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在世界各个地区设立分公司和生产厂。仅爱立信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就达50亿美元,其移动交换系统在华市场占有率超过40%。


移民瑞典后,深深地感受到瑞典制造业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及时进行产业更新换代和结构调整,其产品也因品质优良、设计独特而著称于世,这种精益求精的发展模式成为移民瑞典的重要原因。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到版权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yu@yimin11.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为 移民11,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 本文连接
http://www.yimin11.com/Article/780.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yimin11(yimin_11)了解更多最新移民政策 ,优惠信息。
瑞典雇主担保移民
16773
您的私人规划师会在2小时内跟您沟通~

我们会对您的电话严格保密,请保持电话畅通。
公休假日可能会顺延,请您耐心等候。

我知道了